时间 2024-06-06
栏目

国内

阅读

1885

环境公益助力美丽中国——环境公益“新”力量培育项目成果交流会圆满举行



2024年6月5日,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环境公益助力美丽中国——环境公益‘新’力量培育项目成果交流会”,在北京圆满举行。本次会分享了环境公益“新”力量培育项目(以下简称新力量项目)2023年度成果,并发布了2024年度资助规模和能力建设计划。环境公益领域各利益相关方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环境公益行业的前沿进展和未来方向。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郑庆宝、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环境资助者网络执行主任张瑞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黄浩明等专家领导出席了会议。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姚瑶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为本次大会进行了线上致辞,姚瑶表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2011年成立之初,就确立“投身绿色环保,天更蓝,心更暖”的愿景。目前在环境领域投入了4亿资金,充分发挥技术资源和平台的优势,在水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节能减碳多个领域支持了300多个项目。包括2011年发起“清源行动”,搭建了可供民间力量参与水环境保护的平台,再到2017年发起新伙伴计划,向环保领域具有影响力、创新力和成长力的社会组织提供长期的战略支持和资源支持,共同面对宏大的环境议题。

中国环境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的参与,因此2023年度阿里公益基金会与中华环保联合会、环境资助者网络合作,共同启动了新力量项目,旨在帮助青年人才在环保领域成长和发展。未来希望能够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好的构建对于新力量支持系统,并助力他们逐步成长为环境公益领域的中坚力量,一起为生态环保事业贡献智慧和能力。



环境资助者网络执行主任 张瑞英

环境资助者网络执行主任张瑞英参加了本次大会,并进行了致辞。张瑞英表示,CEGA作为环境资助者网络平台,有责任把环境公益的生态带动起来,并且也需要思考良性环境公益生态系统的构建,让环境NGO组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华环保联合会一直秉承大中华、大环境、大联合的理念,能充分调动环境公益领域各方的力量,于是在CEGA五周年的活动上,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环境资助者网络与中华环保联合会三方共同启动了环境公益“新”力量项目。今天第一期项目成果已经出来了,10家优秀的新力量伙伴在一年时间里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同时中华环保联合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也不断探索了对于新生环保组织的有效支持模式。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 黄浩明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黄浩明进行了“环保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与潜力”的行业前沿分享。黄浩明表示,环保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需要从角色、价值、潜力三个维度来进行评价。

首先,环境保护组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倡导功能,而倡导功能包括提升全民的环保意识、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参与社会各方协商、政府工作补充支持、提高社会服务质量、多元途径建言献策等多项工作。其次,应当充分发挥环保志愿服务价值,对志愿组织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面对群体的特点制定进行不同维度的奖励机制和评估体系。

对于环保组织的潜力方面,他认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值得关注的方向。新质生产力是新的高水平现代化生产力,技术水平更高、效率更高、更可持续。而高质量的环保类社会组织,可以在凝聚科技人才、培养科研骨干、推进科学普及、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动环境公益事业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以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环保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公益性等属性,在国际交往中具有独特优势,要鼓励支持环保社会组织依托优势融入全球发展布局、扩大国际交流协作、吸纳先进技术经验;发挥环保商协会在推动转型升级、服务企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链接各方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更好服务传统产业升级与新旧动能转换,高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 杨丽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杨丽围绕“环境公益组织发展现状观察”议题进行了分享。杨丽表示,今天是6月5日世界环境日,是一个诞生于1972年、见证了人类环境公益事业发展历程的日子,很高兴能在今天与大家交流分享个人对于环保组织发展的一些观察。

中华环保联合会2006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环保民间组织普查,大约有2700家环保民间组织;民政部在2019年之后就没有再进行环保组织数量的具体统计,最近的官方数据是2018年,大约是7800家。所以中国环保组织还是呈现逐步发展的态势。

环保组织目前以小微机构为主,有的组织甚至没有全职工作人员。但人才终究是组织发展的关键,如果人才到位,资金问题其实是容易解决的。而与此同时,全国注册的生态环境志愿者有三千多万人,这表明有大量的人力资源可以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因此环保组织应当更多发挥志愿者的力量,助力核心业务发展。

与此同时,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值得新生环保组织关注的点。很多第一代的中国环保人士获得了地球卫士等国际奖项,包括很多扎根中国的项目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大奖。环保组织可以考虑更多的通过联合国环境署等全球性组织的民间协同机制建立联系与合作,掌握国际话语体系,更好的在国际舞台展示中国民间组织的影响力。也希望环境公益领域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每个初创组织都能够坚守初心,共同建设美丽中国、携手奔赴美好未来。
 



上海市浦东新区鲲之梦文化交流中心创始人 訾晨曦

上海市浦东新区鲲之梦文化交流中心创始人訾晨曦作为“生态保护新力量”代表,进行了案例分享。訾晨曦表示,环境公益“新”力量培育项目是鲲之梦拿到的第一份资助,对于机构的核心业务和发展也给予了系统的辅导,特别感谢发起方的支持。

鲲之梦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关注中国海岸线生态保护工作。倡导人文视角的环境研究、法律法规研究、政策倡导的工作方法。鲲之梦注重深入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通过与在地社区居民、渔民、政府的合作,获取第一手资料和见解,从而帮助地方树立生态基线、构建决策认同,以期带动广泛的公众参与。

鲲之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地”。为什么都是远道而来的人做环保?以鲲之梦“海草床”项目为例,调研问到当地人是否知道附近海草床环境修复工作时,他们第一反应都认为这是环保志愿者和政府做的事情,和他们自己没关系。而在深度交流后发现,当地人实际上有着非常强烈的保护自己身边环境的热情,只是缺乏参与在地环保工作的途径,这些都是亟待环保组织去动员和推动的工作。



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创始人 虎姣佼

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创始人虎姣佼作为“气候行动新力量”代表,进行了“气候行动新力量”的案例分享。虎姣佼表示,极地未来持续关注雪线之上的冰川和整个冰冻圈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群在冰冻圈常年工作的探险者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发起,也是唯一一个以科学探险为主要方式致力于应对气侯变化的创新的机构。

极地未来希望以冰川或者冰冻圈消融为切入点,直接让大家看到什么是气侯变暖,以及带来的挑战。项目组人员跟科学家一起工作,探索自然科学的解决方案,探讨气侯行动,助力现在提出的双碳的目标。

极地未来在创立之初就完成了三项探险:测量顶峰积雪的厚度、穿越格陵兰岛、穿越南极并采集南极线路上的样本。在科学传播的方面,极地未来也通过新媒体、新形式的传播项目,结合野外、极地、冰川的故事,串起大众对冰川的了解。同时,在气侯科学传播领域也做了很多的实践,比如说把拍摄的影片和视频做成公益的影像展,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开展了七次,得到了很多的关注和好评。极地未来“百根冰芯计划”,希望打造以青藏高原为主的冰川第三极,并建立冰川数据采集的完善设施。同时,也希望建立基于公民科学,教育和气侯机构的探险的基地,引发大家对气侯变化的思考,以及对那些即将消失的地球生态系统的反思。



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 唐莹莹

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唐莹莹作为“污染防治新力量”代表,进行了案例分享。唐莹莹表示,阿牛公益一直在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和双碳目标下如何在微观的村镇场景中落地国家的策略。对此,阿牛公益建立个镇级的垃圾闭环系统,涉及人、空间、技术、制度四个要点。

2016年6月,阿牛公益正式启动辛庄村垃圾分类的探索。到了2018年,由“辛庄七仙女”协助辛庄村两委,启动垃圾分类实验,其中“辛庄模式”被写入昌平区乡村振兴文件中。2020年阿牛公益正式注册,并在2021年荣获“兴寿镇垃圾分类特别贡献奖”、2022年获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小额捐赠项目的支持,联合了研究机构开展厨余不出村的实验。阿牛目前在探索村镇垃圾分类碳核算实验,其中1.0版本是源头的分类和减量为主,2.0以后端的资源以无害化为主,对此阿牛公益还联合了很多的相关方,包括村级、镇级、区级、市级科研单位,形成了乡村环境治理的行动共同体。

在环境公益新力量项目的支持下,阿牛公益得到了很大的成长,包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多元相关方的共同协调能力,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回应能力,以及对机构的行业生态新的认识。



环境公益新力量项目一期优秀合作伙伴证书颁发

活动现场还为2023年度新力量项目优秀合作伙伴颁发了荣誉证书。其中,2023年度新力量项目获选机构,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海口火山田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盘锦湿地保护协会、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海口无境深蓝海洋生态保护中心、平潭综合试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芜湖青野社区发展促进中心、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上海市浦东新区鲲之梦文化交流中心,获得了新力量项目“新力量先锋”证书。



环境公益新力量项目一期优秀合作伙伴证书颁发

中华环保联合会还特别感谢了各地方环保枢纽组织对于新力量项目的支持,其中空气侠、重庆市渝中区巴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三家地方枢纽组织获得了“卓越地方枢纽”证书。



专题讨论:环境公益组织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会议现场,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黄浩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杨丽、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总监吴耀华、合肥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张登高、平潭综合试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罗一鸣、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衡、公益时报高级记者张明敏等嘉宾,围绕“环境公益组织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进行了专题讨论。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部长倪垚主持了研讨环节。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黄浩明表示,美丽中国最重要的是大众环保意识的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包括水资源、电力资源等等,所以要有持续的绿色生活倡议和行为转变,才能使中国更美丽。同时,他认为现在的“一带一路”建设中环保组织参与的太少,中国环保组织需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协同和行动。要有一批青年人走向“一带一路”,把美丽中国的故事讲出去,而实际上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走向国际,也是最容易被世界接受的一条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杨丽表示,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最需要从儿童抓起。环保组织应当通过各种传播倡导方式,让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种年龄段的孩子们参与到社区环境保护的公众决策中,让他们的声音被听到,被采纳,最后变成行动。参与式的教育、行动式的教育、在地化的教育等形式,可以让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全部动员起来,用孩子的力量去牵引更好的环境教育效果。

阿里巴巴集团社会公益部总监吴耀华表示,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环境公益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今年环境日主场活动启动了“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而美丽中国最关键就在于行动,这也是阿里巴巴联合环境资助者网络、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发起环保公益“新”力量项目的初衷,只有先行动起来,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

新力量项目概括起来有五个“新”。第一个,就是“新”机构,扶持的项目都是五年以内的新机构,不断发掘环境公益领域新的行动者;第二是“新”人,今天三位新力量项目的案例分享人,前面两位都是这个领域的新人、年纪特别轻,代表新生的力量,当然也有唐老师这种二次创业,为环境公益领域带入新思路的专业人士。在环境保护领域,每一个人,无论是年轻人、二次创业也好,对新加入的力量要给予支持;第三个是“新”理念,环境领域很多时候离个体太远,所以应当不断探索新的倡导理念,把各种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议题,不论是气候还是污染,都纳入到人们的视线当中来;第四个是“新”共益,希望探索能够让各方形成合力的机制和项目,让环境公益可以如同回收产业一样让每个参与环节的人和机构都受益,并设计更清晰、高效、透明的信息反馈链条,形成一个共益的行业进入到经济发展体系之中;第五个是“新”业态形式,2024年NGO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00万,但是人均比例来相对较低。在社会治理高度上,只有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实现共治,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创新,这也是新力量项目希望在环境公益领域推动的内容。

合肥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张登高表示,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美丽河湖是一个关键的战略落脚点。合肥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就在这方面引入了多方共建和引导社会化参与项目,挖掘社区和河流的历史、文化故事,成为可体验,可交流的语言,通过社区共建服务队对人员开展教育活动,最后社区的人员会成为保护河流生态的共建者,是很成功的一个尝试。同时,机构也在做流域的调查,项目和高校结合的政策调查,做解决方案的输出,也在逐渐形成美丽河湖的共建机制。

平潭综合试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罗一鸣表示,海若海洋是关注海洋保护的机构,落地在平潭的渔村里,也是本次新力量项目资助的新机构。美丽中国对于本土公益机构而言有三个参与方向,第一个是发现美丽中国,第二个是享受美丽中国,第三个讲好美丽中国。首先,作为在地的机构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开展当地环境保护现状的整体调查,包括开展社会和当地社区的文化调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什么东西是美丽的。其次,美丽这个东西是大家所有人追求的,追求的目标就是享受它,我们希望在地的社区、村民、渔民从他们自己身边美丽的环境中获得收益,同时让外面来的游客充分的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了解科普的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为当地带来巨大的收益。至于讲好美丽中国故事方面,环保组织要更多的走出去。目前中国的环保机构在对外的交流过程中对话的平台和参与的机构都比较少,需要扩展更多的国际合作资源和增强话语权,尽自己所能把美丽中国的好故事讲给世界。

明善道(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衡表示,作为一家做企业及企业基金会咨询机构,希望引导更多的资金,更加有效率地投入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但目前情况不太乐观,不管是组织数量,包括环境资助者网络报告的资方数量也在下降。这两年ESG非常火,对企业的环保要求很高,但部分外资企业觉得中国的环境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也在减少投入。对于环保组织而言,应当将学校场景的教育、社区场景教育、乡村振兴领域等作为重要抓手,并快速跟进当前议题进展、资方的需求变化和各行业发展趋势,适应变化、抓住最新的趋势和各方的需求,发展壮大自身核心业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机构的环境保护目标,从而支持到美丽中国建设当中。

公益时报高级记者张明敏表示,如何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应该创新环保的工作方式,通过新的模式促进公众的参与,比如物种识别AI、环境地图等。第二,实施监督的权利,传播环保的理念。作为环保公益组织,除了做环境公益倡导之外,还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求,运用监督的权利更好的参与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当中,这也是另外一个赛道和途径。此外,环保组织自己求新求变也很重要,要在坚守使命的基础上不断整合资源。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  郑庆宝

会议的最后,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郑庆宝进行了“环境公益新力量项目二期征集计划”的发布。

他表示,中华环保联合会一直致力于构建环境公益领域的大联合平台,见证了老一辈环保人的努力和探索,也很高兴今天能看到更多的新生环保组织加入环境公益大家庭中。环境公益“新”力量培育项目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中华环保联合会联合发起的行业支持性项目,2024年度将继续通过全国征集、资金支持、核心成员实践和能力建设等手段,选拔和资助10个成立5年以内、有明确目标和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同时对于2023年度获选的10位伙伴给予不同形式的持续支持。项目不仅提供资金援助,还将基于三家联合发起方各自的优势,通过课程、辅导和实践提升获选机构和核心成员的专业能力,构建新生机构的行业支持系统,持续促进环境公益行业的健康发展。

申请时间:

2024年6月5日-30日

项目官网:

http://data.cega.org.cn/newforce/index.html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